2023-01-02 12:14:48
中国车市少了余承东,就像是鱼少了自行车。
百年前,马克思他老人家就曾说过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对于当下的车市来说,少了以“嘴炮”闻名的余承东,还会有余承西、余承北、余承南出现。
背靠华为,余承东的每一次嘴炮都会被吹捧者奉为新时代“中国自信”,口出狂言变为豪气满满,满嘴跑火车也能变成指点江山。
近日,余承东嘴里的火车更是恨不得一路开到外太空。
“如果全套用了鸿蒙的智能座舱就是世界第一,如果只用了鸿蒙的系统,就是垃圾。”
百万以内最好已经无法满足余承东,世界第一成为了新定位。
无独有偶,在8月24日举行的问界M7(参数丨图片)车主交付仪式上,余承东放言:“有人跟我说我们车有很大的缺点,就是价格太便宜了,能不能卖贵一点。”同时,余承东也以身作则为问界M7站台,称自己用问界M5淘汰了家中的宝马,又用问界M7淘汰了保时捷。
宝马和保时捷躺着也中枪。暂且不提余承东是否真的淘汰了他们二位,宝马和保时捷或许压根儿就不在乎。
若是将余承东的“金句”按时间线总结,恐怕得耗费好一番功夫。
有人将他的话当玩笑听,一笑了之。中国车市能出现这么一位人物,起码不无聊了。
可对于其它车企来说,对于整个中国汽车市场来说,余承东以及由其所代表的华为造车的整体态度,因为市场地位高、市场影响力大,嘴炮已经不仅仅是嘴炮。
余承东和华为被大家惯着,并且在很长时间内被惯着。
然而,中国汽车市场没必要惯着华为,更没必要惯着满嘴跑火车的余承东。
鸿蒙智能座舱世界第一?真的吗?谁信?
余承东指明了全套鸿蒙座舱和单纯的鸿蒙系统不在一个层次。
全套的鸿蒙座舱,除了HarmonyOS基础平台,还包括华为独有的人机交互设计、强大的分布式能力、贴心的智慧能力、高清的华为车载智慧屏以及高保真HUAWEISOUND车载音响系统。
全家桶套餐集齐了,才是世界第一,单用车机系统,就是垃圾。
目前市场上搭载HarmonyOS车机系统的车型除了问界M5与问界M7之外,还有阿维塔11、北汽魔方、几何G6/M6与极狐阿尔法SHI版。
按照余承东的逻辑,上面提到的这些车,就是垃圾。将合作伙伴打入地底,此种行为多少有点不讲仁义礼智信。
余承东自己也说,“有一些车厂用了我们的模块,用了我们的鸿蒙系统,但人机交互界面、UI用了他们自己做的方案,我体验了后很垃圾。”
对于车企来说,在自家车型身上全套使用华为的鸿蒙座舱,未免有将城池拱手让给竞争对手的不痛快。因此,采用最主要的车机系统,是比较适合的选择。
鸿蒙OS车机系统目前在消费者群体中享有极高的认可度和信任,车企想搭上东风,营造吸引点和卖点,无可厚非。更有甚者,例如阿维塔11,不少消费者都直接表明就是冲着华为去的。
车载OS发展至今,从最初的简单舒适配置,到电子时代追求人机互联,再到如今智能化时代下的智能座舱,每一次发展的背后无不是技术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华为入行早,布局早,不缺技术不缺资金,早在2019年,鸿蒙OS1.0便被推出,比起市面上其余车载OS,其享有多方面的优势。
鸿蒙OS本身也有着轻量化、高安全性以及流畅度高等优点。
尤其是流畅度,体验过的人很难黑它卡顿。
然而,除了流畅度呢?
车载OS如今进入了一个和智能手机类似的境况中,即,很难有颠覆性的功能和技术出现。
苹果手机不断排列组合镜头布局,车载OS则是针对流畅度完善完善再完善。
换言之,鸿蒙OS并非什么高大上的玩意儿,最大的优点是好用,但离“最好”、“世界第一”等词汇,尚且差了十万八千里。
鸿蒙OS能成为目前国内市场上最受追捧的座舱OS,包括华为全套智能座舱能如此广受欢迎,全靠同行衬托。
当别人都在摆烂的时候,哪怕不算真正意义上的优秀,也会足够突出。
行业表率?是占山为“王”
纷纷对鸿蒙座舱、鸿蒙OS、华为趋之若鹜,未必是件好事。
余承东的狠话若是真的实现,当使用全套鸿蒙智能座舱的车型越多,也就意味着,消费者体验到的产品的同质化现象越严重。
产品同质化带来的将是垄断的形成,只此一家,消费者难以见到由各企业竞争所带来的颠覆性技术进步。
流畅、好用的鸿蒙OS系统本该成为鲶鱼效应中那条激活市场竞争的鲶鱼,余承东却想咬死其他鱼,独占鱼塘。
试想,当领域内只剩鸿蒙OS一家的时候,当竞争被最大化地削弱之后,华为有什么必要去投入大量的资金研发技术提升用户体验?
一辆车作为代步工具的本质不会变,三大件是核心要件这件事也不会变。余承东和华为将宣传点、造势点集中在智能座舱,很显然为其他车企开了个不好的头。
这条搅动市场的鲶鱼最应该下场的领域在于驾控感、整车性能。
再好用、坐着再舒服、再智能,别忘了,它是一辆车,而不是智能手机和沙发。
余承东称问界M7太便宜了,直接对标保时捷,属于不懂车。
华为不造整车、专注智能座舱,则是因为汽车的智能网联板块轻投入、重运营,对于华为来说不必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和技术挑战。
毕竟,隔壁小米造整车需要雷军压上全部的人生信誉,和小米公司的全部资金。
连余承东自己都承认,汽车是一个烧钱的游戏。
怎么样才能最大程度上减少亏损、增加盈利,智能网联板块是最合适的选项。
华为想把汽车打造成带轮子的智能终端,而不是想打造一款带着智能化优势的好汽车。
华为和余承东从个体利益出发的选择,若是继续被惯着,将会带偏其他车企,成为一个负面的表率。
智能化时代中国汽车市场需要并且期待一个能够和国外车企竞争的企业,更需要能够超越国外技术的自研技术。
跨行业进入汽车领域的企业中,华为无疑是最被人寄予厚望的一个。
和余承东一样,全行业以及整个消费者群体都希望华为扶持的AITO能干过特斯拉,走出国门,冲向世界。
但前提是,相信不应该是盲目的,自信也不该是全靠吹。
嘴尖皮厚腹中空,嘴炮之余,不知道余承东有没有私下钻研汽车,不知道AITO何时才能实现余承东口中的“2022年销售30万台”的目标。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