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9 16:09:02
二战后,世界进入冷战阶段,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开始进行军备竞赛,无数毁灭性的武器被研发出来,战争模式也演变成为以载有核弹头的洲际导弹为重点打击手段,战场范围也从地面一直延伸到太空,形成一整套由各种尖端武器组成的打击、预警、防御体系,被美国命名为“星球大战计划”。
面对美苏挑起的军备竞赛,中国虽然一直倡导和平,但是也要有自己的应对措施。
1963年12月15日,毛主席召开会议,做出了一个重要指示:“原子弹、导弹,我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比别人搞得多,同时,我们又是防御战略方针,因此,除搞进攻性武器外,还要搞些防御武器。”
不过,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还远远比不上美国和苏联,在高科技武器的研制上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中国人有一个能力却是世界第一流的,就是不怕困难的志气和骨气!
因此,毛主席对大家说:“死光(激光),我们要有一小批人吃了饭不做别的事,专门研究这个。没有成绩不要紧。军事上除了进攻武器外,还要注意防御问题的研究,也许我们将来在作战中主要是防御。战争历来都是攻防两手,筑城、挖山洞都是防嘛,秦始皇的万里长城,看起来也没有多大用处。我们准备做一些蠢事,要搞地下工厂、地下铁道,逐年地搞。”
1964年2月6日,毛主席在会见钱学森时,又专门谈到了反导弹研究问题,说:“有矛必有盾,要专门研究导弹防御问题。五年不行,十年;十年不行,十五年,总要搞出来的。”
这是极其有魄力的,要知道,反导系统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远比研发原子弹、导弹更尖端、更复杂的技术,掌握发射导弹技术不容易,想要发现、拦截敌方发射来的超音速、外太空飞行的导弹,并能万无一失地拦截摧毁,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我国为了研制原子弹,已经花费了200多亿经费,国民经济早已捉襟见肘,现在如果再搞这种更尖端的技术,的确是有很大困难的。
但是,中国人越有困难干劲儿越大,同年3月23日,国防科委召开讨论会,来自中国科学院、国防部五院、国防部十院、四机部、解放军炮兵等单位的30多位专家和领导出席,制定了中国反导的三个策略,并做了科研分工:五院负责导弹反导,炮兵科学研究院负责超炮反导,上海光机所负责激光反导。
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版“星球大战计划”的诞生,因诞生于1964年,又被称为“640工程”。
640工程包括一个防区建设和5个子系统,防区方案是640防区,5个子系统分别为:
640-1,反弹道导弹系统
640-2,超级大炮反导弹项目
640-3,激光武器
640-4,预警雷达系统
640-5,导弹再入物理现象研究
因当时的国情,超级大炮反导弹项目的技术难度和科研成本相对较低,于是率先开始。
所谓超级大炮反导,可以理解为将防空高射炮打飞机的理念延伸为打导弹。
众所周知,无论战术短程导弹、中程导弹,还是战略洲际导弹,都有极高的飞行速度和高度,洲际导弹更是可以略过大气层,普通高射炮根本打不着,因此,必须加大大炮的口径和发射初速。
我国超级大炮的口径由85毫米,一直扩展到420毫米,弹头重量也从4公斤提高到160公斤,这种超级大炮被命名为“先锋炮”。
不过,这种大炮就算打飞机都不能保证百发百中(高射炮其实是千发一中),更不要说打导弹了,最终,超级大炮这种落伍的理念被搁置。
接下来,反弹道导弹系统的研发成为切实可行的途径,先后有“反击一号”、“反击二号”、“反击三号”三种反导导弹研制出来,一号、二号是低空导弹,三号是外层空间的高层导弹,同时还研发了反卫星导弹,显示了我国高超的科研水平。
更令人惊喜的是激光武器的研发,我国甚至走在了美国的前面,至今仍然保持着领先优势。
要准确发现目标,超远程追踪雷达技术也是关键核心技术,我国在这一领域同样取得了世界领先,1977年,两种可以发现追踪导弹卫星的超远程雷达110号和7010号雷达面世,被装载在大型船舶上,成为后来举世闻名的远洋科考船“远望一号”、“远望二号”。
这两艘科考船,后来在我国观测打捞卫星火箭等航天科学事业中屡建功勋,很多人都不知道它们最初的使命,其实是反导预警雷达。
进入70年代,庞大的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美国也元气大伤,两国同意签署了《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宣布:“双方保证不研制、试验或部署以海洋、空中、空间为基地的以及陆基机动反弹道导弹系统。”
在这种新形势下,我国也逐渐停止了640工程的研发,到1980年,邓小平宣布,取消全部“640工程”的研发。
640工程虽然最终没有取得成功,但是极大地锻炼了我国的科研队伍,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都对后来我国的许多新兴科技领域起到了奠基作用,正是这些前辈们披荆斩棘开辟出的一条条宽广大道,才让中国在之后的几十年间,不断地取得了无数航空航天科技的突破,一跃成为世界国防科技大国!
不得不说,这一切,都是毛主席等老一辈领导人高瞻远瞩的大手笔结出的丰硕成果!